1937年的南京城,蒋介石看着手里那份德械师的装备清单,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。
这已经是他能搞到的最好装备了,可跟大洋彼岸那个暴发户比起来,简直就是叫花子和龙王比宝。
美国人一个步兵师的开销,够他武装40个德械师,这仗还怎么打?
那会儿的美军可真是阔气,一个步兵师光是迫击炮就分三种口径。
60毫米的跟玩儿似的,82毫米的算是标配,106毫米的那叫一个豪横。
德国顾问看了都直摇头,说你们这哪是打仗,分明是在烧钱玩。
机枪更是夸张,五百多挺摆在那儿,子弹可劲儿造,训练时突突突的声音能把人耳朵震聋。
冲锋枪人手一支不说,手枪还得是高级货,士兵们嫌部队发的太次,自己掏腰包换更好的。
这帮少爷兵的日子,老蒋手下的兵想都不敢想。
重武器就更离谱了。
三个营的105毫米榴弹炮,一个营的155毫米大家伙,反坦克炮三十六门,防空炮还带雷达和探照灯。
最气人的是那个坦克营,七十六辆铁疙瘩往那儿一摆,老蒋看了估计能当场晕过去。
要知道他那会儿最精锐的部队,能有个十几门山炮就算烧高香了。
卡车多得跟不要钱似的,一千五百多辆排成长龙,重型卡车四千美元一辆,装甲车直接上万。
光是这些铁家伙的维修费,一年就得一百万。
这笔钱搁在老蒋那儿,够他再养半个德械师了。
更别提那些少爷兵的待遇,顿顿牛肉罐头管够,巧克力咖啡随便造,香烟都是高级货。
一年光发工资就要一千八百万,加上训练物资,养一个师得四千万。
这数字老蒋听着都觉得肝儿颤。
回头看看老蒋的德械师,那叫一个寒酸。
步枪是老套筒,机枪少得可怜,冲锋枪更是稀罕物。
重武器就几门山炮撑场面,防空基本靠人眼,反坦克全靠血肉之躯。
卡车一百辆就算豪华配置,电台没几台,传令基本靠跑。
就这还花了老蒋两百万,把他心疼得直嘬牙花子。
要知道普通部队的装备费只有德械师的五分之一,那些杂牌军更是穷得叮当响,有的连裤子都穿不上。
淞沪会战那会儿,德械师的弟兄们顶着日本人的飞机坦克往前冲。
有个老兵后来回忆,说还没看见鬼子坦克的影子,就被炮火掀翻了一大片。
这仗打得,简直就是在拿人命填。
再看看太平洋战场上的美国大兵,人家是拿炮弹开路,午餐肉都能吃腻歪。
这差距,比叫花子和百万富翁的差距还大。
美国的工业实力确实吓人,1944年那会儿,他们的GDP占全世界一半。
福特工厂一天造的坦克,比国军一年见到的都多。
人家的作战思路也很简单:能用炮弹解决的问题,绝不拿人命去堆。
诺曼底登陆前,美军先扔了十万吨炸弹开路。
这种打法,老蒋想都不敢想。
说起来真是讽刺,美军一辆谢尔曼坦克的钱,够国军发八十个士兵一年的军饷。
美国人打一场战役消耗的炮弹,价值抵得上老蒋武装一个德械师。
这仗还怎么打?
简直就是拿金条砸人玩。
南京城头的血泪还没干透,太平洋那边的美国大兵已经开始抱怨午餐肉太难吃。
战争从来不只是勇气和战术的较量,更是工业实力的比拼。
老蒋的德械师再能打,也架不住日本人钢铁洪流的碾压。
美国人靠着雄厚的财力,硬是用物资把轴心国给堆死了。
现在想想,要是当年中国有美军十分之一的军费,抗战会不会是另一个结局?
可惜历史没有如果,只有冷冰冰的现实。
穷国打不起现代化战争,这个道理在八十年前是这样,在今天依然没变。
本文就是要把社会正能量给宣扬起来,把积极健康的价值观给倡导出来。要是有侵权的情况,就联系我们,我们会立刻进行删除或者修改。
配资公司100强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